
新聞資訊
《“十四五”循環經濟發展規劃》解讀
- 作者:
- 發布時間:2021-09-29
- 訪問量:0
【概要描述】
來源:國家發改委
經國務院同意,國家發改委近日印發了《“十四五”循環經濟發展規劃》(發改環資﹝2021﹞969號,以下簡稱《規劃》)。
《規劃》指出,大力發展循環經濟,推進資源節約集約循環利用,對保障國家資源安全,推動實現碳達峰、碳中和,促進生態文明建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。“十三五”時期我國循環經濟發展取得積極成效,資源利用效率大幅提升,再生資源利用能力顯著增強,資源循環利用已經成為保障我國資源安全的重要途徑。
《規劃》明確了總體思路,遵循“減量化、再利用、資源化”原則,同時提出了到 2025 年,循環型生產方式全面推行,綠色設計和清潔生產普遍推廣,資源綜合利用能力顯著提升,資源循環型產業體系基本建立的主要目標。同時提出了構建資源循環型產業體系,提高資源利用效率;構建廢舊物資循環利用體系,建設資源循環型社會;深化農業循環經濟發展,建立循環型農業生產方式的三大主要任務,明確了重點工程與制度保障。
《規劃》指出,到 2025 年,循環型生產方式全面推行,綠色設計和清潔生產普遍推廣,資源綜合利用能力顯著提升,資源循環型產業體系基本建立。廢舊物資回收網絡更加完善,再生資源循環利用能力進一步提升,覆蓋全社會的資源循環利用體系基本建成。資源利用效率大幅提高,再生資源對原生資源的替代比例進一步提高,循環經濟對資源安全的支撐保障作用進一步凸顯。
《規劃》指出,到 2025 年,主要資源產出率比 2020 年提高約 20%,單位GDP 能源消耗、用水量比 2020 年分別降低 13.5%、16%左右,農作物秸稈綜合利用率保持在 86%以上,大宗固廢綜合利用率達到60%,建筑垃圾綜合利用率達到 60%,廢紙利用量達到 6000 萬噸,廢鋼利用量達到 3.2 億噸,再生有色金屬產量達到 2000 萬噸,其中再生銅、再生鋁和再生鉛產量分別達到 400 萬噸、1150萬噸、290 萬噸,資源循環利用產業產值達到 5 萬億元。
《規劃》要點:
推行重點產品綠色設計。推廣易拆解、易分類、易回收的產品設計方案,提高再生原料的替代使用比例。推動包裝和包裝印刷減量化。加快完善重點產品綠色設計評價技術規范,鼓勵行業協會發布產品綠色設計指南,推廣綠色設計案例。
強化重點行業清潔生產。推動石化、化工、焦化、水泥、有色、電鍍、印染、包裝印刷等重點行業“一行一策”制定清潔生產改造提升計劃。
推進園區循環化發展。推動企業循環式生產、產業循環式組合,促進廢物綜合利用、能量梯級利用、水資源循環使用,推進工業余壓余熱、廢水廢氣廢液的資源化利用,實現綠色低碳循環發展,積極推廣集中供氣供熱。
加強資源綜合利用。進一步拓寬粉煤灰、煤矸石、冶金渣、工業副產石膏、建筑垃圾等大宗固廢綜合利用渠道,擴大在生態修復、綠色開采、綠色建材、交通工程等領域的利用規模。
提升再生資源加工利用水平。實施廢鋼鐵、廢有色金屬、廢塑料、廢紙、廢舊輪胎、廢舊手機、廢舊動力電池等再生資源回收利用行業規范管理,提升行業規范化水平,促進資源向優勢企業集聚。
推行循環型農業發展模式。推進農村生物質能開發利用,發揮清潔能源供應和農村生態環境治理綜合效益。
城市廢舊物資循環利用體系建設工程。統籌規劃建設再生資源加工利用基地,推進廢鋼鐵、廢有色金屬、報廢機動車、退役光伏組件和風電機組葉片、廢舊家電、廢舊電池、廢舊輪胎、廢舊木制品、廢舊紡織品、廢塑料、廢紙、廢玻璃、廚余垃圾等城市廢棄物分類利用和集中處置,引導再生資源加工利用項目集聚發展。
園區循環化發展工程。積極利用余熱余壓資源,推行熱電聯產、分布式能源及光伏儲能一體化系統應用,推動能源梯級利用。
大宗固廢綜合利用示范工程。聚焦粉煤灰、煤矸石、冶金渣、工業副產石膏、尾礦、共伴生礦、農作物秸稈、林業三剩物等重點品種,推廣大宗固廢綜合利用先進技術、裝備,實施具有示范作用的重點項目,大力推廣使用資源綜合利用產品,建設 50 個大宗固廢綜合利用基地和 50 個工業資源綜合利用基地。
再制造產業高質量發展行動。支持隧道掘進、煤炭采掘、石油開采等領域企業廣泛使用再制造產品和服務。
廢舊動力電池循環利用行動。推動新能源汽車生產企業和廢舊動力電池梯次利用企業通過自建、共建、授權等方式,建設規范化回收服務網點。
加強財稅金融政策支持。落實資源綜合利用稅收優惠政策,擴大環境保護、節能節水等企業所得稅優惠目錄范圍。
強化行業監管。加強對報廢機動車、廢棄電器電子產品、廢舊電池回收利用企業的規范化管理,嚴厲打擊非法改裝拼裝、拆解處理等行為,加大查處和懲罰力度。
掃二維碼用手機看
安徽節源環??萍加邢薰?/span> 備案號:皖ICP備10204646號 網址:www.hobbymaster-store.com 技術支持:中企動力 合肥